到底要不要餵食流浪貓?
關于這個問題,網上經常有人在討論。
多數網友的觀念是:看到了就餵食,因為自己家裡也養貓,所以對貓咪有著難以言喻的同情和憐惜。
但也有一些理智的網友認為:不要輕易餵食流浪貓,更不要長時間固定地點餵食流浪貓。
先說小編的結論:
餵食流浪貓可以,但要注意時間和地點。
不要長時間在同一片地方餵食流浪貓,因為流浪貓會大量聚集。
餵食流浪貓,其實是在傷害貓。
為什麼這麼說?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。
第一:流浪貓失去「戒備心」,更容易被傷害
要知道,在外面生活的流浪貓戒備心很重,面對陌生人的時候會遠遠地避開。
因為流浪貓會將自己保護起來,一切對它們產生威脅的人或事物,都會讓流浪貓心存戒備。
而如果你長時間餵食這只流浪貓,就會導致流浪貓戒備心降低。
它的潛意識裡就會養成一種習慣:人類不會傷害我,所以我沒必要躲開。
于是,一旦流浪貓遇到了「別有用心」的人,就容易被傷害。
第二:失去「覓食」的能力
家養的寵物貓為什麼多數不會捉老鼠?
就因為從小就被鏟屎官圈養,每天被投食,貓咪已經失去了捕獵的能力和習慣。
對于流浪貓而言同樣如此,當流浪貓長時間被人投喂,它就養成了依賴心理。
時間久了,流浪貓就不會捕食,不會尋找食物。
一旦沒有人餵食它,那麼貓咪就會沒命,因為它找不到食物,只能翻弄垃圾桶尋找食物。
該如何餵食流浪貓?
第一:不要頻繁在同一個范圍餵食流浪貓
比如說:
生活在社區裡,就不要頻繁在同一個地點餵食。
因為你餵食流浪貓一段時間後,它們就會吸引來更多的流浪貓。
當流浪貓聚集到一定數量,就會破壞這片范圍的「生態平衡」。
之前看過一篇寵物文章,裡面提到一個故事:
在一個島上,生活著許多貓咪,幾年時間內,那個島上的鳥類數量銳減。
動物學家們調查後發現,這些鳥類都被貓咪捕獵吃掉。
因此,頻繁定點餵食流浪貓,不僅會引起環境失衡,還容易導致流浪貓聚集。
第二:導致流浪貓過度繁殖
當一群流浪貓聚集在一起,會發生什麼事情?
每過4個月,母貓就能生下來一窩幼貓;1年下來,就是3次生育繁殖週期。
如果母貓的數量很多,那麼幼貓的繁殖量是很可怕的,這麼多貓會影響到這片范圍內人們的生活。
比如:貓咪叫聲,貓咪夜裡打鬧的聲音,貓咪鑽到人家裡偷吃的行為等。
從感性的角度來看,應該餵食流浪貓,尤其是對于自己養貓的鏟屎官來說更想要餵養。
因為小編自己也有餵食流浪貓的習慣,在外面看到了流浪貓,就想要餵食它們。
但從理性的角度看,餵食流浪貓並不是愛它們,而是變相地傷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