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
原諒偷雞賊!萌豹帶著4個崽崽誤闖人類領地躲雨,居民暖心供住:好好休息~
2021/09/25

地球,是所有生物的家園。而作為主宰之王的人類,更應該發揮自己積極向上的作用,維繫生態平衡,與其他生物和平共處,建立一個和諧的生態關係。

萬物皆有靈,每一個生物都有自己的靈魂,都竭盡所能的生活在世上。存在即是道理,每一個生靈都有活下去的理由,而它們也為活下去努力著。任何人都沒有理由剝奪他們生存的權利,更沒有毀滅他們的權利。很多野生動物已經瀕臨滅絕,早就被列入珍稀保護動物的行列。

大家也知道,空氣一變潮,屋裡就容易長些奇奇怪怪的東西。最近一位印度的農民就發現,自己家用來存放農具的小木屋裡, 長了幾隻小花豹……

農夫發現幼崽時,豹媽媽正在外面覓食,這才沒有發生衝突。農夫連忙通報森林局處理,動保團體Eco Echo團隊也趕到了現場。他們討論後希望能夠確保豹崽的安全,暫時不要驅趕牠們,等雨停後讓牠們自行離開。

在確認了媽媽不在家之後,一群人浩浩蕩蕩地沖進了小屋。大家手忙腳亂地安裝了許多攝像頭,然後逃離了現場……

等志願者撤離兩個小時之後,攝像頭終于拍到了豹媽的身影,可能是聞到了什麼異常的氣味,在回家之前,它先小心地確認了一下家裡是否存在什麼異常。

隨後進屋確認了一下自己崽崽的數量對不對,挨個舔了一遍。小傢伙看到媽媽回來,也是非常興奮,高興得滿地亂爬。

看到四個崽崽都沒事,豹媽也就安心地繼續霸佔這個房子了。接下來的一段時間,攝像頭拍下了花豹媽媽哺育4個幼崽的珍貴畫面:只見它優雅地躺在地上,肚皮朝天,非常安逸。

孩子們吃著奶,豹媽偶爾還抬頭看下攝像頭。

雖然這個豹家庭給村民們的生活帶來了一些麻煩,但村民們都非常配合。政府安排了警衛,24小時巡邏這篇區域,保證花豹一家不會被人類打擾(也不會打擾到人類),

就這樣,花豹每天就住在這裡帶孩子,偶爾出門打個獵,還會跟攝像頭對視半天……

動物保護組織也調查出來,這家花豹原本生活在臨近的山上,因為這場突如其來的降雨,它們才不得不闖入人類的生活,藏匿在人類的房子裡。

但好在這家子也絲毫沒有表現出不適應,它們就這樣安心地待在這裡,等著大雨離去。人們也就這樣,每天守著這家子,保護著它們的安全。

6天之後雨勢緩和,豹媽媽將幼崽一隻一隻叼回森林裡去了。雖然這段時間牠們霸佔了村民的農舍,還吃了不少雞,但村民們並不發火,反而很開心能給這個豹家庭提供幫助~

豹崽一隻一隻地被轉移到森林裡,小屋也終于回到了最開始的樣子,人們也失去了這家子的蹤跡。

在這場特別的邂逅之後,動物保護組織寫了一封信,送給每一個看到了這個故事的人類:

「這只懂得變通的大貓咪用一種平和的方式生活在我們中間,撫養著它的孩子。豹子誤入了人類的棲息地,在這裡,它也能尋找食物,水和庇護所。母豹的天賦,智慧和養育幼崽的姿態,都讓我們興奮不已,讓我們每個人都為之著迷。在這裡,我們希望這5只豹子都能平安,我們保證,如果未來它們有需要,我們人類還會再來幫助它們。」

不放棄生命,但也不打擾生活,也許,這就是人和動物和諧相處的模式吧……

作為萬物之靈的人類,有義務保護它們。既然我們有緣份相遇在地球,就盡我們之力,保護它們,使它們繁衍生息,代代相傳。力爭每一個物種都能存活下去,如果能做到一個都不能少,那將是我們人類莫大的驕傲和自豪。

大自然中的野生動物,有的可愛呆萌,有的兇猛強悍。不管哪一種,都靈動鮮活。

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,沒有貪欲也沒有傷害。

當我們人類試著放下自己的貪念,放下自己的欲望,與動物和諧相處,我們有著共同的家園—地球,我們有著共同的藍天、綠地,我們互相愛護,相互依存,那個畫面肯定美極了!

做人留一線,日後好相見!奉勸大家不要傷害野生動物,不要食用野生動物,敬畏大自然,敬畏生命。為了自然界的生態平衡,為了我們的後代能有與各種動物相見的有機會,更是為了我們人類自己! 珍愛生命,人人有責!保護野生動物,從我做起!

這些做法對貓咪來說「非常難受」,很多鏟屎官卻天天做
2023/05/02
救下一隻小貓咪,沒想到化身小美人魚,和阿拉哥哥相互扶持,逆襲喵生
2023/05/02
和家裡3只橘貓合照,中間那只大橘滿臉抗議,笑逗了鏟屎官
2023/05/02
一隻貓出現6種「跡象」,說明已經步入「老年期」,該改變飼養方式了
2023/05/02
沒庭院沒關係!鏟屎官用貓「自製枯山水」 網友熱議:毛茸茸的禪意
2023/05/02
老年橘貓被放棄20公里外,徒步返回家後,主人滿臉厭惡:那就安樂吧
2023/05/02
大橘帶娃帶到自己躺沙發享受,被發現也悠然自得:歇會不行?
2023/05/02
貓也躲不過中年發福!9只貓「小鮮肉→油膩阿貝」完全是換了個貓吧
2023/05/02
主人模仿貓咪「喵喵叫」,在它眼中卻是5種看法,再也不學喵喵叫了
2023/05/02
橘貓被藍貓霍霍懷孕,生下一窩小奶貓,鏟屎官看到后笑噴:顏色真是「五彩斑斕」啊!
2023/05/02